写给不可能的读者——我所知道的《人生十论》

  自恋地再发一个书评。这本书卖得老好的,给我们公司赚了老多钱。我也不喜欢。

  读钱穆先生的《人生十论》并非出于自愿,乃是一份功课。那几天正是电影《2046》新鲜上市的时候,我心里有抱怨:《人生十论》与我何干?我为什么要错过幸福的2046呢?然而去看《2046》的人回来说:2046不幸福,2046太难懂。

  幸好,幸福的《人生十论》不难懂。

  我愿意把此书介绍给觉得国学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们,我原是其中之一。说它幸福,是因为它并非教我们做学问而是教我们做人。之所以做学问的人喜欢读它,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早一步知道它与自己做人有关。钱穆先生文辞简单,深入浅出,为无知者启蒙,比如我,又可使有知者进益。轻松而有所得,愉快而有所思,是阅读的最高境界。

  读《人生十论》,我想起我认识的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女子颇为别致的口头禅——不是“哇塞”,也不是“天哪”——是在深觉那人那事无可救药时,说一句“人生!”顿时,绝望和挫败扑面而来。“人生”二字稀松平常,然而此中有真意。少年儿童仍是懵懂:“人生?”然而人生已开始;青年人是:“人生!”莫名的诧异,出离的愤怒;而立之人是:“人生——”这破折号像极了生活之铁轨,车旅劳顿,不舍昼夜,又像西方文化的向前向前向前,然而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绝期;不惑之人说:“人生……”若有所思,感慨无限,但是条理尚不明晰,一时之间也不知从何说起。而钱老则说:“人生。”一个句号,轻巧分明,干净利落。《人生十论》的篇章分别作于他半百和耄耋之年。已知天命天道,也具大智大勇。“准备着随时随地可死,以待此忽然死期之来临。”句号是君子的视死如归,是完成之人生。而句号这个小小的圆也是中国文化这个大大的圆:有中心,也无中心;有限,也无限;方生方死,方死方生;终极即是当下,当下也是终极;是轮,可还原,生生不息。

  我愿意相信是因为年龄和进修的关系,是孔子所谓的“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”,才使“人生”后的标点最终成了这句号——因为只有这样想,句号的境界才是你我可企及的。但是,《人生十论》教给我们:尧舜即是你我,你我亦是尧舜,易地而皆然,因为境遇虽不同,德却可以相同。——如此说来,你我完全不必羡慕,圣人也从不知骄傲。我们行于不得不行,止于不得不止,便是尧舜的人生,钱穆的人生,你我的人生,可一而不可再的人生。

  “左,左,向左!当世界向右的时候,向左!”这句美丽的话是我新近从一位专栏写手的文章里读来的。毋庸置疑,这是写给都市里千百万的小布尔乔亚的一句话。向左走?向右走?现在钱穆说:走中间!中国人要走中间,向左固然不好,所谓旁门左道是邪道。向右也不好,向右也是向左。左右之分在于貌,不在质。惟有走中间。不偏向左,不偏向右。不偏向外,不偏向内。不偏向心,不偏向物。只依着一条中间路线而前进。

  不走中间,我们心头那些咬啮性的小烦恼将成顽疾,不走中间就是人生之痒。不走中间,小布尔乔亚的人生如一袭华美的袍,爬满着虱子。为何想向左,又为何想向右?只因为想出挑于众人。他们喝咖啡加糖,好,我便不加;他们不加,好,我便加许多。这样的想法,小至喝咖啡,大至做学问做人,俯拾即是。岂不知,如此一来,便有了挣扎,便见出痕迹,便落入窠臼。如此相异于人,要不就是走向“非人”,要不就是雷同于人。并没有比谁更出挑,反而是远离了众人。中国人注重一种最杰出而又最普通之人格,此种人格,既广大,亦平易,即所谓“极高明而道中庸,致广大而尽精微,尊德性而道问学”。言我之言,行我之行,尽己之性,便是神通,便最是与人不同,因为性是天地之化育所得,所以“我”便是可一而不可再之“我”。而其最伟大处在于如此异于人之“我”明明是人人可企及的,却又是真真不可企及的。

  因为我是女子,读《人生十论》我会想起女子读书。大凡做学问的男士,都喜作深沉状,把简单的东西复杂了来讲,绕来绕去摆个迷魂阵,然后统一口径:“女人理性思维太弱,不会做学问,也不适合读书。”怕的是,女人识破他们学问中的破绽。而钱穆老先生是君子坦荡荡,语句随和,娓娓道来。真理本是假作真时真亦假,破绽更是无为有处有还无。太阳底下无新事,人生本没有复杂难懂的道理。钱老之文句大俗大雅,道理可深可浅,全然大家风范。所以,女人,只要是明了“饮食男,女人之大欲存焉”一句之讥诮所在的女人就可以与《人生十论》同行。

  讲到女子,便不可不讲到美。如今女人美容蔚然成风,其过程非但不美,而且简直就是血腥恐怖。人人都说自然即是美,可是并不是太多人相信。人们总以为美是宗教中的神,非苦行不得成正果,非顶礼膜拜不能得救赎。过度克制是与自己身体为敌,征服则是把美丽当成对手。钱穆讲故事给我们听:“中国僧人慧可亲到达摩前,自断一手臂,哀求达摩教他如何安他自己的心。达摩说:你试拿心来,我当为你安。慧可突然感到拿不到这心,于是不免爽然若失。”滴水入大海,如何能再拿到那滴水?虽然拿不到,水却是真水,海也是真海。这是叫我们不以心为念,有心若无心,身心须融洽一体,如此便是安放了我们的心了。美也是同理。怎样安放我们的心,便怎样安放我们的美。“饥来则食,困来即眠”就是修行。吃饭时不肯吃饭,百般思索,睡觉时不肯睡觉,千般计较,是害了固执病,是骑驴找驴。放下屠刀(此处该说手术刀吧),立地就可成佛,成美,成事,成功,成正果。且是如浩瀚大海,永不干涸。

  都说中国无宗教,确实如此——如果以西方的宗教为宗教的话。人家的宗教是一篇小说,有前因后果,有人物情节,来龙去脉清清楚楚。而中国的宗教(暂且这么叫)是一篇散文,又说儒,又言道,还有禅,百家鸣,百花放,却是形散而神不散,万变不离其宗。西方的社会无君无父,人人可与上帝相对,他们是高大而寂寞的。中国没有社会,只有人世。人生第一步是修身,修身时可见一个大大的“我”,之后是齐家治国平天下,此时“我”又极小极小。“我”要在人伦中方成其为“我”,而无“我”也无所谓人伦。所以西方的“我”是大写的“I”,而中国的“我”却是那枚青埂峰下锻炼经年的通灵宝玉——可大可小。这块可大可小的通灵石投入水中,就会形成一个涟漪。这个涟漪以“我”为中心,便是中国的人伦。涟漪亦是心中的涟漪,父慈子孝,兄弟相亲,夫妇合和,可以解救人生的孤独无依。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。中国人要过中国的人生才会有真的幸福。《人生十论》可做今时今日的少年人的国学入门书。是底子,也可做方法。与《通向哈佛英语阅读》放在一起,无谓亵渎,不论高下。尽我之性,然后可以尽物性,而赞天地之化育。

  读《人生十论》,可庄严肃静,正襟危坐,也可神情散漫,闲话
笑谈。不拘一格,不囿于形。所谓“闹中取静”这一极中国味的词便是《人生十论》的品格。尘世喧哗,它或可以静心,也未可知。

  谨以此文献给愤青,小资,聪慧的女子和麦田里的守望者。不知所云,不成敬意。

  (《人生十论》,钱穆著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4年5月版。)

2条评论

  1. 贾嘉

    我一看到中庸中间以及其他类似意思的词,就会想到高建国老师。你还记得毕业纪念册上他那张照片吗?背后是“仁”,身前是“义”。然后我就觉得他那张圆胖脸,他的粗短身材都很稳很重很中庸。

  2. 贾嘉

    我现在觉得你这篇写得很好。有哲学有人生有文化还有时尚,有感情无感情的地方都写得很好。
    你以前给我看的时候,我没觉得吸引人,大概那时候我在温习《此间的少年》看《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》的漫画吧。那时候我还不懂得。
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