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圆,还是分裂——痛苦中阅读《小团圆》

attachments/200903/25_104451_w020090311318316611787.jpg

  晚上我从颈椎医生那儿回来,就忍不住要过度使用颈椎,垂着头看《小团圆》。堪称“痛苦中的阅读”。

  刚刚看完宋淇儿子的前言,罗里八索要表示他并未违背张爱玲的遗愿,摘抄了很多宋淇夫妇与张爱玲的书信。严重BS他。RPWT大大的有!

  但既来之,则安之,且让我们安静地看吧。虽然竖排繁体有点烦。
  
  我的感受,to be continued……

  毛尖说它“既是一次小说的团圆,也是一次历史的团圆,而在张爱玲历史中过往来去的那些辛酸往事现实人物,也在这里完成终极见面”。

  有人说:“那些逝去了的人事,在再死一次之前,其实是在她的笔下再次活过来了。召唤那些尘封的记忆怎可能没有代价,她是在拿手术刀,逐寸逐寸地切割自己,然后以鲜血成书。这本书是她必须写的,因为有时候流血是救赎的唯一可能。”

  也有忠心的张迷抵制阅读。台湾大学的张小虹教授表示“拒买、拒读、拒评”《小团圆》,她认为该书的出版违背了张爱玲的遗嘱,在法律程序上是“合法”,但在情感道义上是“盗版”,只好用抵制的方式聊表对张爱玲写作生涯最基本的敬意。

  张悦然在博客中大抒对《小团圆》的抵触之情:“这场与张爱玲的团圆太热烈了,违背了张爱玲谆谆叮嘱般附在前面的那个‘小’字,将太多的好奇倾注在故事的真实度上,定会影响甚至是损害对作品本身文学价值的正确评估。”

3条评论
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