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桃花源记——徽州归来(1)

  朋友们都说,在决定与一个人共度一生之前,需与他/她至少出游一次,只因在游行之中,人的许多本质会显山露水。我并不知其中奥秘,但朋友的话,要听。五月来到,李律师和我,决定给彼此一个显露本质的机会,并借此机会,发展各自对异性的了解和对异性的掌握能力,以图日后在情场大展拳脚。

  因没有2号去江西婺源的车票,我们买了2号晚上去往安徽绩溪的车票。无心插柳树柳成阴,临行前,我们看到网友们说绩溪的诸般好,才知道绩溪将成为我们探访大徽州的第一站,而不仅仅是中转站。

  3号凌晨到达绩溪。在车上补眠到清晨,下车后,我们在简朴的县城中寻到一家早点店,坐下吃游行中的第一餐。有一种奇怪的蒸饺,皮子是半透明的橙色,味道很独特,从未见过。

  早餐后,我们上了往胡家的中巴。绩溪的乡村公路很窄,车也很少,十分乡土风味。一路上,我第一次见到如此真实的青山绵绵,绿水悠悠,还有徽州民居的白墙青瓦,相当热血澎湃,地道一副没见过世面的小样。山风从车窗吹来,十分写意。

  大约行了一个钟头,我们在徽杭古道的起点——余川下车。在上海往绩溪的车上,我们便听说了徽杭古道。徽杭古道在杭徽公路通车前,是徽州人尤其是绩溪人通往沪、杭的捷径,比绕道昱岭关近百余里。余川是一个貌不惊人的小村落。游人稀稀朗朗。走进村子后,乱闯一气,加上本就不知徽杭古道之所在,便似无头苍蝇。问了几个村民,我们说普通话,他们说方言,鸡同鸭讲。好不容易,碰到翩翩一少年,指给我们方向。我们便出了村子,走上田埂,向山里去了。

  半山,惊见溪水潺潺,乱石阵阵。我想起“重帘不卷留香久,古砚微凹聚墨多”的“微凹”。

  不多时,便到了传说中的“徽杭古道”。古道是窄窄的青石板路。山愈高,道愈窄。沿途景色,美不胜收,我言辞贫乏,不知如何形容。网上有人说:“徽杭古道沿途可见峡谷山中的溪水、瀑布。既有险峻的山体,又有柔软的小草原,途中还有鲤鱼跳龙门,挡风岩等原始、自然、古朴景观;偶尔可见如同世外桃源的山中人家,炊烟缭绕,男耕女织,山里人家纯朴可亲,生活的是那样平静自然,那样的美妙和谐。”是为实。

  边行边嬉,边行边摄,大约两个小时后达到“江南第一关”。此处有一小石屋,可能是旧时供行人歇脚处。到此处,我已体力不支,面色发红。李律师听歇脚的游人说他们都是寻访徽杭古道始末的,发自绩溪,止于临安,他便来了精神头,眼神中闪起光芒,跃跃欲试。我因为体力关系和没有计划的缘故,劝他趁早打消这个念头。他悻悻道:“要走这条路,不能和你来。”言下,下次该找个身强体壮的女伴。

  从江南第一关下来,我们回程了。不多时,又回到来时的村子,但是这回,我们已经找不到行汽车的那条公路。中午了,饥肠辘辘,寻到不店子,又寻不到车回城,我们才觉出上海的好处来。路经一所大房子,貌似80年代乡下的供销社,李律师进去问路。店里的女老板说:“饭店是没有的。要吃饭,我做给你们吃也成。车子,我可以打电话叫来。”一拍即合,坐下等饭吃。

  绩溪被称为“徽菜之乡”。热情的女老板炒了三个菜,打了一个汤,都相当美味。水足饭饱后,李律师问:“多少钱?”山里人极淳朴,答:“随便你给。”于是付了20块大洋。在店里我自取一支冰冻小汽水喝了。临行前,女老板赠送一小包山上的茶叶。

  坐上女老板叫来的小卡车。颠颠簸簸间,到了胡氏宗祠所在的村庄。询问了几位当地人,都答:“宗祠门票贵,没有可玩的;尚书府较便宜,也好玩。”我们便买了门票(38元/人),进了胡宗宪尚书府。

  胡宗宪,字汝贞,号梅林,龙川(今坑口村)人。嘉靖十七年(1538)年进士,官司至太子太保、兵部尚书,并加少保。这位,似乎是胡家除胡锦涛先生外,官做得最大的一位。其府邸果然气派非凡,其内木雕、砖雕之精美,非一言能蔽之。

  见到葫芦形状的门洞。我问李律师:“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?”他说不知。我说:“瓶子嘛!取平安之意啊!”他点头称是。其实我只是胡诌。

  从廊边的“花好月圆窗”里望出去,一座山在前,名“凤凰”,优雅吉祥到极点。

  胡家家井外圆内方。一位小导游这样说:“教导家中子弟外出做人要圆滑,在家要纯真。”外圆内方,外柔内刚,绵里藏针,和而不同。

  老人的居所挂着“八十齐眉”,家塾叫“蒙童馆”。蒙童馆的柱子上写“板凳要坐十年冷,文章不写一句空。”

  更有独特之处是,家中设医馆一所。

  又更上层楼,是小姐的闺房。有一只瓷的蓝色花纹的盆子,我猜是小姐洗面浣手之处——因为现在很多人家卫生间里就装这种洗脸池。床头柜上有一只盒子和一个光滑的小板凳,猜不出是作什么用的,我民女一个,看不懂小姐的玩意。从她们的化妆台上,我知道她们那时已经都用西洋镜了。绣楼窗外就是后花园,我思想不纯洁,马上想起崔莺莺和张哥哥后花园私订的那一类故事。

  从尚书府出来,我们拐进民家的巷子里。七拐八拐,见到一座豪华的牌楼。此处游客成群结队。我们向卖冰激凌的生意人询问,才知这就是胡氏宗祠处。我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,再与李律师对视一眼,彼此心照不暄,便混入一支有导游带领的队伍里。我手捧一杯冰激凌,大摇大摆地进到宗祠里去。李律师紧跟其后。

  宗祠之宏伟、精美,又非我能以言语盖之。真正是“说不尽的富贵风流”。

  宗祠大堂里有一张大圆桌,一分两半。细听导游小姐之言,才知道此桌来历:徽州男人出门前,这张桌子就被分成两半,一半摆东边,一半摆西边。桌子分开,意味着这个家里的男主人不在家,男客便自动不上门。男主人回家后,桌子便被凑圆,合家大小一起吃饭。男客也可来串门了。该桌名为“花好月圆桌”。

  这一天,从胡家回来,我们投宿在绩溪县城里一家小旅馆里。清洗之后,我们出来在小饭馆里吃晚饭。饭后散步,县城极朴素,没有什么可看的。李律师说:“明日行程需从长计议,我们找网吧去。”原来他是想第二天在李坑逃票,故到网上去取经。哪知,网友经验之谈说:“快到李坑时,司机介绍了一个李坑村民给我们,以10元每人的价格带领我们进村(李坑门票30元/人)……走一会儿,看到旁边有个农妇在一手拿着手机在打,一手拿着刚摘的一把厥菜(李坑村民生活水准真高啊,村妇也用手机)……走到小村口了,看到村口站着一个李坑村民和一个李坑保安。我们商量好对策,大摇大摆走了进去。李坑保安上来拦住我们,说“已经有人打电话举报了……”,原来那个纯朴的手机村妇居然,居然是个暗哨……”这一逃票团伙最后被罚款了。

  还有人说:“李坑无法逃票,除非翻山。当然之前也是打过一些小主意,在路口碰到一个12岁的小姑娘, 一路聊天进村去。在村口,小姑娘说了一

一条评论

  1. 贾嘉

    居然还有那样纯朴的老板娘,简直不谙世事。
    小姑娘倒是精明。“现实,是无法逃避的。”这话说得多么精明多么不动声色多么动逃票人的心魄!

Comments are closed.